欢迎来到科技法治网!

科技法治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研究 > 正文

科技黔行丨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!这项芯片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

发布时间:2024-11-27     来源: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     作者:佚名    

  

  贵州是国家“西电东送”的重要走廊,也是南方电网的枢纽节点,超高压电网达2万公里,但受自然环境影响,贵州超高压电网此前因冰灾、雷击等原因导致故障断电的情况时有发生。而此前用的“芯片”都从国外进口,导致抬价、断供等“卡脖子”现象。

  

  贵州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奖代表,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徐长宝

  “在2013年的时候,我们就开始布局芯片的自主化研发。经过10年持续地投入,现在终于可以自豪地说,在自主可控和电力的主控芯片方面,我们已经解决了‘卡脖子’的问题。”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徐长宝告诉记者。

  

  徐长宝所说的,是由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、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发的《自主可控超高压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》,这一科研成果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,也是唯一获一等奖的技术发明类项目。

  这项被命名为“伏羲”的高压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,是我国目前首个高压芯片技术,被誉为电力“中国芯”,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,且技术水平国际领先。

  

  技术团队不仅研发了电力专用芯片,而且配套研发了新型保护架构、主动免疫安全防护技术和芯片化保护装置,系统解决了速度提升、芯片断供、信息安全和成果产业化的难题。

  “我们已经与世界范围内同类型的芯片进行了对标,我们的芯片不管是在芯片设计、处理速度,还是芯片安全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”徐长宝说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kjt.guizhou.gov.cn/xwzx/mtjj/202411/t20241122_86122972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  •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网站地图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